推广应用
2014年在“泛亚慕课平台”上建成第一门“混合教学移动慕课试验田课程-畜产食品工艺学”,然后在全国指导和示范建设了1867门“混合教学移动慕课”,超过了200万正式使用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12万,而“畜产食品工艺学慕课”仅仅是一门专业课,但访问次数名列“超星泛亚平台”最受欢迎的课程 top 10的第一位和所有课程中排名稳居第一(1/1867),排名在“超星泛亚平台”课程中的“音乐鉴赏”和“影视鉴赏”等“通识课程”前面,访问量高达300万次(附件1),2017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附件3),成果主持人蒋爱民被全国60余所余所院校聘请为“在线课程建设顾问” ,在“百度”输入“蒋爱民慕课”可查到大量相关报道(附件1)。
通过本成果合作方超星平台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混合教学移动慕课建设中,建设的“混合教学移动慕课”超过了200万正式使用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12万。
成果鉴定委员会评价(附件1):
提出并实施的“共建共享机制”和“双40%”混合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在线课程建设应用过程中各自为阵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生存和可持续建设,更无法共享的机制瓶颈,也表现出了“国家级教学名师”蒋爱民教授带领全国同行“共建共享”的责任感和胸怀。
“移动慕课”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老师随时随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贯穿了“学而时习之的中国传统学习理念”;“老师慕课在线工作量智能确认系统”为给予教师合理经济回报和在线课程可持续建设提供了一种模式;“在线智能答疑系统”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智能试卷分析报告撰写系统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并满足智能化时代教育需求。
该成果为我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在线课程建设”做出了探索和示范,成为我国在线课程建设应用的标志性成果,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共建共享移动慕课”和“老师慕课在线工作量智能确认系统”等方面处于国内外引领水平。
发展规划:本团队将进一步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的利用“虚拟仿真”、“VR”和“AR”等新技术提升在线课程的计划,为我国在线课程的创新性建设和应用做出引领和更大贡献。